"十二五"我国港口建设再提速

发布时间:2011-01-25
分享到

港口,这个历来被看作是国家战略资源的物流枢纽,在区域贸易和国际贸易变得越来越活跃的今天,也更加彰显出越来越重要的地位。目前,各地“十二五”规划或更长期的规划纷纷出台,港口也再次成为投资热点。

山东:东北亚国际航运枢纽获批

日前,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复《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将重点打造港口等基础设施工程、重点发展临港产业经济,将青岛港建设成为现代化的综合性大港和东北亚国际航运枢纽港。

以前,青岛港致力于打造东北亚国际航运枢纽,山东省方面也将青岛港定位于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但该定位并未得到国家的认同。《全国沿海港口布局规划》中大连港和天津港的定位分别为“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和“天津北方国际航运中心”,而青岛港的定位是“集装箱干线港”。此次发改委批复《规划》,也将青岛港的“东北亚国际枢纽港”地位上升至国家层面。

《规划》规定,港口将是山东投资的重点工程。以青岛港为龙头,优化港口结构,整合港航资源,加快港口公用基础设施及大型化、专业化码头建设,培植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港口集团,形成以青岛港为核心,烟台港、日照港为骨干,威海港、潍坊港、东营港、滨州港、莱州港为支撑的东北亚国际航运综合枢纽。

山东将重点建设青岛、日照、烟台、威海四大临港物流中心,积极推进东营、潍坊、滨州、莱州等临港物流园区建设,打造以青岛为龙头的东北亚国际物流中心。

据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办公室主任费云良介绍说,山东将按照蓝色海洋经济部署,以胶东半岛高端海洋产业集聚区为核心,打造鲁北高效生态海洋产业区和鲁南临港产业聚集区,并组成青岛—潍坊—日照、烟台—威海和东营—滨州三个城市团。有了经济产业规划的带动和国家战略定位的承认,山东港口将迎来新一轮的建设高潮。

据悉,山东省已将交通重点工程、水利重点工程等列入半岛蓝色经济区基础设施建设重要保障工程。其中,2011年,山东省级财政已经安排10亿元专项资金、区内各市共安排10亿元专项资金,并明确逐年有所增加,抓好国家重大支持政策的落实。

天津:未来5年建成北方国际航运中心

1月16日,天津市市长黄兴国在天津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上做了《关于天津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的报告。黄兴国指出,未来五年,天津将充分发挥北方对外开放门户作用,基本确立中国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物流中心地位,推进港口功能、口岸功能、保税功能向腹地延伸,创建国际一流的口岸运行体制。

2006年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纳入国家战略,提出“打造北方航运中心和国际物流中心”。根据《纲要》,天津市未来5年将优化港口布局,整合港口资源,显著提升航运物流服务功能。重点建设30万吨深水航道,建设港城分离的集疏运体系,发展大陆桥运输,增强东疆保税港区综合保税功能,拓展内地“无水港”,发展邮轮经济。

此外,加大对集装箱、原油、钢材、汽车等重点货类的市场开发力度,拓展港口服务功能,将天津港建成国际集装箱枢纽港和北方最大的散货主干港。

重庆:“十二五”建国内最大内河港

1月9日,重庆市市长黄奇帆在重庆两会上做了政府工作报告。在报告中,黄奇帆指出,今后五年,重庆将加大港口等基础设施建设,航运港要以涪陵、万州为核心,年集装箱通过能力达到700万标箱。届时,重庆港将成为内陆最大的内河港。

黄奇帆指出,今后重庆将加快大通道和口岸建设,完善两路寸滩保税港区和西永综合保税区服务功能,建成国家重要的保税物流基地,加工贸易基地和服务贸易集聚区。加快建设内陆国际贸易枢纽,依托长江和兰渝、渝昆、中缅铁路增开铁海联运和国际直达航线,完善通达太平洋、印度洋和欧亚的国际贸易大通道,健全大通关体系,扩大口岸开放,创新监管机制,实现便捷高效通关。此外,突出高科技先进制造和高端服务,建成一批国家级研发平台和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引进一批国内外顶级企业和跨国公司地区总部结算中心,培育壮大汽车、轨道交通、航空、临港物流等重点产业集群。

十二五期间,重庆启动建设西部物流中心,建成了涪陵龙头三港、万州新田码头等物流园区。

收藏
赞一下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