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规划:看水运发展如何破题?

发布时间:2011-06-07
分享到

“十二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将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交通运输也将进入新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日前,备受关注的《交通运输十二五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正式对外发布。《规划》科学判断和准确把握了新的发展形势,充分体现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新期待,成为“十二五”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发展现代交通运输业的行动纲领。

搭乘综合运输体系建设的东风,我国内河水运建设也正迎来黄金发展机遇。因此,建设现代化的内河水运体系,是交通运输部十二五发展规划的一个重中之重,“面向未来,我们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人们关注,十二五期,交通水运发展将如何破题?

有序推进优化布局

沿海港口新增深水泊位约440个

《规划》指出,“十二五”期间交通运输部将贯彻落实国家区域发展规划,结合产业布局,统筹规划、科学推进服务于区域经济发展的新港区开发。重点推进大连长兴岛、唐山曹妃甸、天津大港、连云港徐圩、海峡西岸港口、湛江东海岛、防城港企沙等港区建设。并完善煤炭、外贸进口原油、外贸进口铁矿石和集装箱等主要货类运输系统港口布局,提升沿海地区港口群现代化水平。

“十二五”时期沿海港口规划新增深水泊位约440个,重点推进煤炭、原油、铁矿石和集装箱码头建设。煤炭运输系统将结合国家煤炭铁路外运通道的扩能和新建,推进装船码头建设,提高保障能力;加快建设华东、华南地区煤炭公用接卸码头,结合国家煤炭中转储备基地布局、建设相应码头。规划新增北方煤炭装船港煤炭码头通过能力3.1亿吨。

外贸进口原油运输系统要根据炼厂扩能与布局,以及原油管道建设、战略储备和能源安全供应的需要,相应建设大型原油接卸码头。规划新增大型原油码头接卸能力1.0亿吨。

对于外贸进口铁矿石运输系统要加快建设环渤海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外贸铁矿石一程接卸码头。结合沿海大型钢铁基地布局,配套建设铁矿石码头。规划新增大型铁矿石码头接卸能力3.9亿吨。

集装箱运输系统将把握建设节奏,充分发挥既有设施能力,稳步推进干线港集装箱码头的建设,相应发展支线港、喂给港集装箱码头。加快形成内贸集装箱运输体系。规划通过新建和挖潜,新增集装箱码头通过能力5800万TEU。

对于港口集疏运体系,加快主要集装箱港区疏港高速公路建设,推进大型综合性港区建立客货分离的集疏运公路体系,加强港口铁路集疏运通道及场站建设的协调,加快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地区港口内河集疏运体系建设。

陆岛交通码头要进一步改善陆岛交通运输设施,提升滚装运输适应能力,提高陆岛码头服务水平。重点建设1000人以上岛屿客运、车渡(滚装)、货运码头,继续完善1000人以下岛屿陆岛交通码头。

同时,发展专业化、规模化港区。通过建设专业化码头和整合港区作业货类,提升港口专业化、规模化水平。加强老港区改造,提高既有设施的技术水平和生产能力,合理调整港区功能,协调港城关系。鼓励发展公用码头,鼓励企业专用码头提供社会化服务,提升港口的公共服务水平。

大力发展内河水运全面改善通航

到2015年高等级航道里程达1.3万公里

按照构建畅通、高效、平安、绿色的现代化内河水运体系的规划目标,“十二五”期,内河水运的发展将迎来新一轮重大机遇期。

《规划》提出,要实施“中游荆江河段航道治理工程”和“南京以下12.5米深水航道建设工程”两大重点工程,带动长江干线航道发展上一个新台阶,力争到2015年,基本实现《长江干线航道总体规划纲要》提出的规划目标。到2015年,“两横一纵两网十八线”1.9万公里高等级航道70%达到规划标准,新增和改善航道里程6500公里,其中三级及以上航道3500公里,长江三角洲高等级航道网60%以上达到规划标准。

因此,我国内河高等级航道建设也正迎来黄金发展时期,沿海港口深水航道建设同时也在向纵深推进。“十二五”期间我国高等级航道建设的建设重点包括:加快长江干线上、中、下游航道系统治理,重点实施中游荆江河段航道治理工程和南京以下12.5米深水航道建设工程两个重大工程;西江航运干线继续实施扩能工程,建成桂平二线和长洲三、四线船闸,启动西津和贵港二线船闸建设,建成老口、鱼梁航运枢纽,对南宁至梧州段航道进行升级改造;京杭运河实施苏南段、浙江段和山东济宁至东平湖段三级航道建设工程,继续实施船闸扩能工程;长三角高等级航道网全面加快苏申外港线、长湖申线、湖嘉申线、杭申线、杭平申线、芜申线、大芦线等高等级航道建设;珠三角高等级航道网全面建成并逐步完善高等级航道网,建设白坭水道、磨刀门水道及出海航道;同时积极推进嘉陵江、乌江、汉江、湘江、赣江、合裕线、沙颍河、松花江、闽江等航道建设;以重庆长江上游航运中心和武汉长江中游航运中心及中西部地区主要港口的规模化、专业化港区为重点,建设多用途、集装箱、汽车滚装、大宗散货等泊位。

交通运输部有关负责人表示,“十二五”期间,我国将加大资金投入力度,预计全国内河水运建设投资将超过2000亿元,是“十一五”期间的2倍;其中中央投资450亿元,是“十一五”期间的2.7倍。中央资金将主要用于“两横一纵两网十八线”高等级航道建设,完善水上安全监管和应急救助体系,支持中西部地区内河港口专业化、规模化港区建设,引导船型标准化和提前淘汰老旧运输船舶等。

除高等级航道建设外,《规划》还提出要大力发展规模化港区。推进重庆长江上游航运中心和武汉长江中游航运中心建设,以主要港口为重点,加快内河港口规模化、专业化港区建设,建成一批集装箱、汽车滚装、大宗散货等专业化泊位。要继续推进长江干线和京杭运河船型标准化,全面展开西江航运干线和珠江三角洲高等级航道网船型标准化,启动其他高等级航道重点船型的标准化工作。

此外要进一步加强航道养护管理。以长江干线等高等级航道为重点,全面提高航道养护和应急保通能力。加大航道养护资金投入,建立稳定的资金渠道。深化航道养护机制改革,发挥航道管理机构专业化管理与市场机制的双重作用。

科学发展搞活水运

现代航运服务业需打“配合拳”

水路交通越是科学发展,越是要注重服务水平的稳固提高。

《规划》进一步指出,确保水路交通科学快速健康发展,必须大力提升水运服务能力和水平,加快发展现代航运服务业。“十二五”期水路交通发展,将从运输装备、运输组织、港口服务、水上客运服务品质等几个方面来提升水运服务能力和水平。

《规划》明确,调整运力结构,促进运输船舶向大型化、专业化方向发展,到“十二五”末,远洋、沿海、内河船舶平均吨位分别提升到25000吨、6500吨和800吨。要依托主要港口打造区域物流中心,构建以港口为重要节点的物流服务网络,拓展仓储、货物贸易服务等功能。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升港口服务效率和水平,重点推进港口集装箱多式联运信息服务系统示范工程,基于港航EDI中心,结合航运中心建设,依托沿海和长江沿线主要港口,建立多种运输方式一体化单证体系和信息服务体系,实现信息共享和通关一体化服务。

此外,推进内河干支直达和江海直达运输发展,大力发展内河集装箱运输,完善集装箱、大宗物资、汽车滚装运输网络。在环渤海、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海峡西岸等区域大力发展航运金融、保险、海事仲裁、信息、航运交易等高端航运服务业,拓展航运服务产业链,建设航运交易信息平台,探索建立国际航运发展综合试验区。进一步提升国际航运合作水平,积极参与重要海上运输通道的合作,完善国际海运航线网络,保障能源等战略物资运输安全。大力推动水上客运向高速化、舒适化方向发展。

在提升水运服务业能力水平的同时,还将进一步加强水运市场管理。《规划》明确,要完善运输市场管理,制定相应政策法规,依法加强港口建设、投资、经营市场准入管理,严把水路运输市场准入、退出关,强化从业人员、企业、船舶的市场准入资格审核。提高市场监管能力,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行业市场体系。严格实施运价报备制度,调整完善港口收费体系和机制,防止不正当竞争。

同时,进一步强水运建设市场管理。要严格水运建设市场准入管理,加强建设工程咨询、评估、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从业单位和从业人员资质资格管理。进一步完善水运建设质量和安全管理体系,严格执行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明确责任,落实措施,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

收藏
赞一下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