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铁逐步联通成网 物流成本大幅降低

文章来源:互联网 发布时间:2015-03-11
分享到
2007年以前,中国还没有一条真正意义上的高速铁路,但几年时间中国高铁,迅速改变了中国的交通格局。

2007年以前,中国还没有一条真正意义上的高速铁路,但几年时间中国高铁,迅速改变了中国的交通格局。

如今,高铁时速达300公里,去年底,我国高铁运营总里程突破1.1万公里,稳居世界第一。值得关注的是,去年开始,我国高铁线路逐步从东部拓展至中西部,且单线逐步联通成网,使更多中小城市受益。中国的高速铁路初步成网。

随着铁路建设加快推进,随着人们出行选择的多元化,铁路路网规模不断扩大特别是高铁逐步成网。

在全国铁路开行旅客列车总数中动车组列车已经超过一半,顶起了铁路客运的半边天,这是中国铁路总公司的成功,也是中国高铁事业的成功。随着中国高铁建设的持续推进,这个比重将会不断加大,毋庸置疑,动车已经挑起中国铁路客运大梁。

高铁的发展改变了旅客的出行方式,百姓的需求则推动了高铁发展的速度。高铁与百姓间是相辅相成的,也都经历着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高铁在中国从无到有,从点到线,从线到面,最终凭借完善的高铁网络覆盖了全国的大部分地区,满足了百姓出行的普遍需求,这是高铁建设因量的积累所实现的质的飞越。百姓对高铁的需求,从听闻到接触,从尝试到依赖,从接受到习惯,对高铁的认知也经历了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高铁逐步联通成网物流成本大幅降低

高铁成网激发了交通运输业更大的潜能,改善了东北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的运输瓶颈制约,大幅降低了中小城市的旅行、物流成本。今年1—6月,我国高速铁路共发送旅客32122万人次,占全国铁路旅客发送量的28.8%,同比增长31.2%,再创新高。其中,广西沿海城际铁路联通钦州、北海、防城港,使上半年南宁至北海间客流同比增长近3.5倍。哈大高铁使既有线每年释放6000万吨货运能力,为东北北煤南运、北粮南运、北木南运节约了大量成本。

中东部地区间通达时间普遍缩短60%以上

“京沪高铁开通前,回江苏沛县坐长途汽车要走六七个小时,太颠簸,一年最多回去两三次。”端午节后,正是苏北农村麦收的时节。在济南某建筑工地打工的孟庆亮坐着京沪高铁赶回老家帮忙。“坐京沪高铁才一个多小时,今年上半年,我就回了4次老家。上午坐上高铁,中午就吃上了团圆饭。”

高铁发挥了聚客效应。日本新干线建成通车后,设有站点的城市比同一个地区没有车站的城市在零售业、工业、建筑和批发业上增长了16%—34%。而这样的故事正发生在高铁逐渐成网的中国。高铁使中东部地区间的通达时间普遍缩短了60%以上,带旺旅游、餐饮、娱乐等相关服务业的蓬勃发展。合宁客专与沪宁高铁开通后合肥至南京,、上海的车程分别缩短为45分钟与两小时,旅行效率提高了近7倍。京沪高铁开通后,每8名赴山东台儿庄旅游的就有1名是乘高铁而来。

“从无锡到南京,再到北京,我这趟出来已经玩儿8天了。”山东旅客刘建光说,“京沪高铁开通后,我每年都会出来玩,沿线城市都玩遍了。现在想去哪儿就去哪儿,幸福指数迅速提升!”

上海到昆山18分钟,当时设计客流1500人的昆山南站,仅仅三年日均发送旅客已达1.8万人次。

旅游、投资快速增长,高铁助力新型城镇化

高铁发挥同城效应,带动中小城市的迅速崛起,为新型城镇化布局添砖加瓦。

湘桂高铁通到衡阳,今年春节黄金周,赴南岳旅游的广西游客同比增长三成;京沪高铁通到曲阜,创造了五星级酒店业巨擘香格里拉首次落户县级城市的纪录;沪宁高铁通到昆山,10多分钟到达上海的公交化出行模式,让昆山民营企业以每个工作日10家的数量增加,全球500强企业落户昆山的已达43家。

定远到上海2小时,作为安徽境内京沪高铁停靠的唯一一个县级站,定远市规划局局长程启国表示,“高铁站落地,无疑将定远的发展提速了10年。”

廊坊到北京20分钟,经济技术开发区目前已吸引来自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500家企业入驻,总投资高达715.6亿元。

曲阜到济南30分钟,与高铁开通前相比,曲阜酒店业新增床位30%,全市酒店入住率提高了5%以上。曲阜市市长杨凤东感慨,“高铁不仅是交通线,还是经济线、旅游线、民生线,对地方来讲更是一条生命线,为小城镇的经济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四纵四横基本完成

2014年是一个高铁丰收年。

截止到目前沪昆高铁, 杭州东到长沙南正式开通运营;贵广铁路开通运营,最快4小时52分,计划开行动车组列车20对,其中G字头3对、D字头17对;南广铁路开通运营,最快3 小时55分,计划开行18对D字头动车组列车,包括广州南至南宁东10对,广州南至南宁2对,广州南至柳州2对,广州南至北海4对。

“中国高铁正在逐步连线成网,将发挥出比单条线路更大的作用。”铁道部鉴定中心常务副主任周孝文介绍。按照他的说法,我国“四纵四横”网已初具规模。

根据国务院批准的《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中国将规划建设“四纵四横”铁路快速客运通道以及三个城际快速客运系统,客车速度目标值达到每小时200公里以上。这是中国铁路历史上第一个中长期发展规划,确定了中国铁路发展的宏伟蓝图。

中国第一条真正意义的高速铁路,是2008年8月1日开通运营的京津城际高速铁路。经过10余年的高速铁路建设和对既有铁路的高速化改造,我国已拥有全世界最大规模以及最高运营速度的高速铁路网。数据显示,截止到2013年末,我国高速铁路总营业里程达到11028公里,稳居世界高铁里程榜首。

高铁大时代来临

高铁的通达,不仅仅催动了沿线人流的互通,更为枢纽城市带来了勃勃生机。

“这两年,我们特别加强了高速铁路‘四纵四横’为代表的铁路网建设,这个是我们始终坚持的原则。就是在去年一度资金比较紧张的情况下高速铁路,建设力度仍然持续加大。”盛光祖说,“这也是今天看到线路比较多,后续建设比较好的很重要原因。”

在发改委综合运输研究所研究员董焰看来,现在的高铁正如他此前想的那样健康地发展。“我们以前的脚步太快,忽略了一些问题,现在我们保持着一定的速度,不会太快也不会太慢,一步一步稳健的发展,这样非常好。”董焰说。

事实上,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高速铁路发展起步虽晚,但发展最快。据国际铁路联盟统计,截至2013年11月1日,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高速铁路总营业里程11605公里,在建高铁规模4883公里,规划建设高铁12570公里,和我国总量相等。

一旦中国高铁网络建成,传统线路将释放出庞大的物流运输能力,客流与物流的两大瓶颈将得到根本缓解。高铁建设将拉动钢材等基础产业的需求,当房地产等固定资产投资下降时,高铁拉动基础产业的作用将凸显。

在银河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孙建波看来,“四横四纵”高铁线路的开通也将改变中国原有的块状中心辐射型城市群布局,形成带状城市群。而高铁沿线1.5到两个小时可达区域为经济影响区域,随着高铁逐步提速,要素流动的范围也将逐步扩大,最终形成广覆盖的网状城市群结构。

改变经济版图

其实,高铁之于今日的中国,犹如19世纪末铁路建设改变美国,是一场经济地理革命,将彻底改变中国经济地理版图。

从铁路建设拉动内需上看,在高速铁路建设期,在高铁上1元的投入,就会带动10元的投资。高速铁路的建成,为扩大内需提供了重要支撑。同时高速铁路,发展,有力地带动了沿线经济社会发展,带动了相关产业转型升级,带动了城市群的崛起。

作为建设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必要基础高铁网,络极大地提高了资源的流转速度。中部崛起、西部开发、东北振兴等一系列区域发展战略目标,都将因高铁而变成现实。

不难注意到,李克强总理出访时,几乎每次都向到访国家推销中国的高铁。

制造业升级换代产品,使高铁不仅改变了中国制造业的低端形象,提高了中国制造业的声誉。同时,还是推动中国装备走向国际市场、扩大对外开放与合作的重要举措,对提升我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实力、提高对外合作水平、优化外贸结构都有重大意义。

就在不久前的2014年北京APEC会议上,“加强全方位互联互通和基础设施建设”成为三大主要议题之一。

收藏
赞一下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