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军团队 激情成就梦想

2007-25期 物流

文章来源:MM《现代制造》 发布时间:2016-01-03
分享到
访永恒力叉车(上海)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健先生

办公桌前的墙壁上悬挂着摘自老子的道德经的书法条幅,后面有Su-27战斗机模型作伴,你能深深感受到这位年轻老总的活力与自信。他语惊四座跳跃式的连贯思维可以将你带到世界的任一角落,正如自知者明一样,陈先生尤其明白自己能够提供什么得到什么,别人可以赢得什么。在这种长久的互动合作中牢牢掌握永恒力的发展命运,使其品牌意义得以永恒。

直销艺术的冠军团队

2006年永恒力销售人员人均销售台数为42台/人,一般外企都在30台/人以下,甚至出现了几位远远超出业务指标、销售超过100台的杰出者,在同行业中也实属奇迹。这支团队志在挑战自我,不断创造奇迹。中期目标60台/人,远期目标100台/人。在这个人数已有150余人的中国团队中,许多有抱负的青年人在实现着他们共同的梦想,追求着事业上的成功。

梦想的成功源于永恒力自1954年创建以来始终提倡的直销理念,同样源于将它移植到中国市场的事业。陈先生认为尽管永恒力从时间上而言晚于其他同行进军中国市场,但是却在三年之内做到了别人可能需要花费十年的时间和心血所获得的成果,说明它抓住了最好的机遇和市场营销模式。直销理念可以与客户面对面地直接交流与沟通,永恒力灌输给每个销售的理念是以“企业家”的姿态来经营自己的事业,关心客户和企业的利益,心怀四方,面面俱到,全方位思考客户的需求,对客户、对公司、对自己负责。以一张真诚的脸孔面对不同的客户,可能他未必是所有仓储物流问题的专家,但是他的背后却有一支强大的支持队伍。永恒力总部有一个基础研发部门,专门用于研究机械动力和新能源等发展方向,而非直接的叉车问题,可见这正是其立足于长远发展的先见之明。总部将全球市场划分为四个区域,三个欧洲市场一个海外市场,而业务部门划分为新车、租赁与二手叉车、物流系统业务、大客户业务、邮购等部门,区域性市场和业务部份组成矩阵结构。国外市场已经普遍习惯的租赁业务在中国同样有无穷潜力,对客户而言,费用的支出更加清晰,固定资产减少,流动资金增多。另外,永恒力也在积极尝试在直销理念指导下寻找欧洲的融资公司作为租赁业务的合作伙伴。

将德国的成功理念与中国需求相结合,但是不完全照搬照抄国外经验,各种业务模式都不相同,但是核心理念和流程是一样的。例如山东某超市配送中心的物流项目,在欧洲可能只要一、两天就能将流程交流完毕,但在国内因为客户需求和习惯不同,所以需要花费许多的时间进行沟通。永恒力特此派遣了三名专家驻扎现场展开交流进行合作。总部可能并不理解这样的做法,但是并不直接干涉中国的各项具体事务,而中国也以其优异的业绩作为对其各种支持与信任的回报,使得陈先生坚信走具有中国特色的的永恒力之路得以不断成功。

系统集成服务商

虽然永恒力的销售业绩可喜可贺,但是它并非一家单纯追求利润的公司,陈先生认为一家成功的企业必须立足于它的市场地位,还有创新能力、生产力、吸引人才能力、现金流、最后才是利润;有些企业盲目地追求利润,实属本末倒置的不智做法。

“只有制造快乐的消费者才能产生快乐的股东,也就是帮助客户实现他们的成功才能带动我们的成功。没有比一个长久的真正认同你的稳定客户更好的生意了。”这种高度的信任来源于哪里,来源于永恒力定位的物流服务商的市场概念。“所谓的“生产型物流服务商”:并不仅仅提供自己的产品,如果我们的合适我提供给你,如果你有其他需求我们帮助你实现。我们提供给中国的很多产品并不是我们自己生产的,永恒力真正从事生产的员工只占总体人数的20%,三分之二的员工都从事销售和售后服务工作。”永恒力不是一个简单的销售叉车的公司,而是一个系统服务商,帮助客户提供一个整体解决方案。这么多年的市场经验论证,客户看重的并非产品本身,而是一个适用的解决方案,物流环节的问题出在哪里,永恒力都竭力帮助他们进行分析并提供建议和方案。 作为生产型企业而言,只看重自身的产品并不能获得巨大的成功,没有最好的产品,只有最合适的产品,忽视客户的真实需求迟早将失去市场,失去竞争力。例如由永恒力于1996年推出的三相交流电叉车,至2005年为止已成功售出10万台,在此基础上改进的第三代产品技术上更趋成熟,也给客户带来了更多的益处。另外,为了更加贴近中国市场需求,永恒力将于2007年秋天的CeMAT亚洲国际物流展上全面展示其最新上市的适合中国中端市场的柴油叉车。与宁波如意联手成立合资公司,永恒力通过这个合资企业来生产永恒力在全球所需要的手动托盘车; 而在上海青浦的工厂,是董事会看到永恒力迅速打开了销售市场之后,决定在中国设厂来支持销售,目的是为客户和市场服务。永恒力的每一项的决策都离不开客户真实的呼声。

一个国家物流越发达,电动叉车和仓储类叉车的比例也会越高,陈总向我们透露了相关数据统计,柴油市场、电动市场、仓储市场欧洲的比例分别为22%、78%、57%,美国则为44%、56%、40%,而中国则为78%、22%、8%。随着中国工业的日益发达,物流市场的不断成熟,这种格局势必被打破。中国的叉车企业在成本上有优势,对市场的熟知程度了如指掌。学习力强,灵活性也很好。但是,在创新能力方面还缺乏一些经验和实践积累,这些都非一朝一夕的事情。中国叉车还缺乏一个真正的品牌,需要多多磨砺,走向国际化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但也是对本土企业的真正挑战。

未来更精彩

“叉车只是物流的一个角色,不能代表整个物流体系,永恒力也不会将自己的眼光局限于单纯买卖关系之中。”基于这样清楚的认知,所以注定了它能在2006年取得1200台的傲人成绩。冠军团队的核心理念就是市场经营好,客户照顾好,把客户的最大价值放在首位。永恒力每年都会举行自己企业的运动会,旨在激发每个人的拼搏的潜能,鼓励员工追求他们梦想中的生活。许多当初规划在3~5年内方可实现的目标却在短短一年多内就成了事实,这更加激发了永恒力集体团队的斗志。

永恒力目前在中国直接服务的区域遍布上海、北京、广州、苏州、杭州、青岛、天津、深圳、福州、武汉、沈阳等地,还会相继在重庆、成都等地拓展新的业务,成立新的分支机构。在永恒力内部,每一家分支机构只要销售台数超过200台,就可以成为能够经营各类业务(新车、租赁及二手车、售后服务、物流系统业务等)的分公司。目前在上海浦东市场永恒力市场份额排名第一,而在天津地区,永恒力竞争优势更为明显。到2014年,永恒力的目标是营业额达到20亿元,叉车销售1.2万台,实现叉车、售后服务、物流系统业务的全面发展。在积极拓展高端领域业务的同时,它也不会忽略中端领域的客户群。正准备开发适合中端客户的电动平衡叉车满足中国市场需要。而在目前中国市场占主流的柴油叉车上,永恒力已开始将适合市场中端产品投放市场,所有这一切促使永恒力的销售目标具有三层次线,第一条红线为总部规定的目标,第二条黄线为中国公司自己的目标,第三条绿线为挑战自我更高的标准。总部的目标早已不是压力,在永恒力这个冠军团队中每个人都在扮演最适合自己的角色,把自己最擅长的才能发挥得尽心尽力。这个团队汇聚了行业里最优秀的人才,并且具备完善的产品、服务和解决方案,所有一切让陈先生完全有资格入选一本德国人书写的“中国先锋”,其书的内容是描写一些德国企业在中国成长并且取得成功的典范,陈先生是惟一一位入选的中国脸孔,也是惟一一家叉车行业的代表,但是他代表的却是一家经营完善的德资企业,可见我们时常关注的外企文化和中国文化的交融理解在他那里都达到了一种独到的境界。他的那句感悟之词:即使再差的行业也有一两家成功的企业,可见在他而言没有热门的行业,只有懂得进取和完善经营的企业。我想他的自信或许来源于他的团队,而他的中国团队在他的感染之下更加积极乐观勇于面对一切挑战,这个团队2007年的平均年龄为29岁。整个谈话过程中你能被他激情四溢的活力所感染,甚至会觉得人生真是梦想无限,乐趣无穷。永恒力在中国的未来处于这些一往无前的年青人的手中和心中,必然会不断创造出行业奇迹。

收藏
赞一下
0